菑怎么读解释说明
菑 zī ①开荒.《尚书?大浩》:“厥父~,厥子乃弗肯播.”②初耕一年的地土.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宿秉停~.” zì ①通“倳”.树立;插入《周礼?考工记?轮人》:“察其~蚤不龋,刚轮虽敝不匡.”②直立而枯死的树木.《荀子?非相》:“周公之状,身如断~.” zāi 通“灾”.祸害;灾害《诗经?大雅?生民》:“无~无害.” 薆 ài ①所见不明晰.《礼记?祭义》:“祭之日,入室,然必有见乎其位.”②呼吸不舒畅.《荀子?礼论》:“愅诡唈~,而不能无时至焉.”(愅诡,变异的样子.) ———————以上引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菑是什么字
菑 <名>
zī
(形声。从艸,甾声。荒地,故从艸。本义:古代指初耕的田地)
同本义
菑,不耕田也。――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田,巛声,小篆又加草耳。不耕田者,不耕而才耕之田也。
不菑畲。――《易·无妄》。董遇注:“菑,反草也。”
田一岁曰菑,二岁曰新田,三岁曰畲。――《尔雅》
耕获菑畲,时时利赖其用。――明·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:菑畲(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);菑亩(初耕的田地)
直立而枯死的树木
其菑其翳。――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周公之状,身如断菑。――《荀子
菑zī
⒈开荒,除草。
⒉开垦已一年的田地。
⒊〈古〉通"灾"。
菑zì 1.直立未倒的枯木。 2.围墙。 3.通"倳"。树立;插入。 4.剖析。参见"菑栗"。
菑zāi 1.灾害;灾难。 2.危害;伤害。
菑这个字怎么读,菑怎么念,菑怎么拼音,菑怎么组词
部首: 艹
五笔: AVLF
笔画: 11
zī:1.初耕的田地。2.开荒。 3.姓。
zì:1.插入。 2.枯死而未倒的树。 3.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。4.矮墙。5.剖析。
zāi:古同“灾”。
[组词]菑沴 祸菑 菑栗 蝝菑 厄菑 菑翳 畲菑 菑畲 石菑 救菑 菑民 菑攘 时菑 东菑
湱菑这个词是什么寓意
湱huò 波涛冲击声
菑zì 插入,树立 zī 初耕的田地。开荒,姓。 zāi古同“灾”
菑必逮夫身中菑怎么读
zī zì zāi
菑然必以自恶也
见善也修然
必以自存
见不善也愀然
必以自省
善在身也
介然
必以自好也
不善在身也
菑然
必以自恶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看到善良的行为,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;看到不好的行为,一定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;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,一定因此而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;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,一定因此而被害似地痛恨自己。
“菑”、“畲”怎么读?
菑
zī
<名>
(形声。从艸,甾(zī)声。荒地,故从艸。本义:古代指初耕的田地)
同本义 [field that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]
菑,不耕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田,巛声,小篆又加草耳。不耕田者,不耕而才耕之田也。
不菑畲。——《易·无妄》。董遇注:“菑,反草也。”
田一岁曰菑,二岁曰新田,三岁曰畲。——《尔雅》
耕获菑畲,时时利赖其用。——明·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:菑畲(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);菑亩(初耕的田地)
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[withered trees]
其菑其翳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周公之状,身如断菑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菑
zī
<动>
开垦;耕耘 [open up wasteland;reclaim wasteland;plough and weed]
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又如:菑畲(耕耘;又耕稼为民生之本,故以喻事物的根本);菑攘(开拓;平定)
另见 zāi“灾”
菑
zī
ㄗˉ
初耕的田地。
开荒:“厥父~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姓。
郑码:EZKI,U:83D1,GBK:C78F
笔画数:11,部首:艹,笔顺编号:12255525121
菑
zì
ㄗˋ
插入:树立:“察其~蚤不齵,则轮虽敝不匡。”
枯死而未倒的树:“周公之状,身如断~。”
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。
矮墙。
剖析。
郑码:EZKI,U:83D1,GBK:C78F
笔画数:11,部首:艹,笔顺编号:12255525121
菑
zāi
ㄗㄞˉ
古同“灾”:“不逢天~,不遇人害。”
郑码:EZKI,U:83D1,GBK:C78F
笔画数:11,部首:艹,笔顺编号:12255525121
畲
shē
畲族
Shēzú
[She nationality] 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的民族
畲
shē
ㄕㄜˉ
〔~族〕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福建省、浙江省。
郑码:ODBK,U:7572,GBK:EEB4
笔画数:12,部首:田,笔顺编号:341123425121
“菑必逮夫身”中的“菑”怎么读?
zī zì zāi
古诗积雨辋川庄作里“菑”字念什么年zi还是zai
应该念zi.王维这首诗的"蒸藜炊黍饷东菑"句,这个“菑”指的就是田亩.